央视《走遍中国》:“大地飞虹”背后的架桥神器
6月24日
央视《走遍中国》栏目
以《卓越——大地飞虹》为题
用近30分钟深度报道了
中铁科工以技术创新
持续突破架桥装备性能边界
锻造新时代大国重器的生动实践
一体化水面“搭积木”
2022年,中铁科工胡旭东团队打破传统工法,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桩梁一体架桥机“共工号”,现场一体化水面“搭积木”,实现了装配化施工。
拥有“七十二变绝技”
2024年,中铁科工李珍西团队为珠肇高铁研发的“应龙号”架桥机,凭着自由伸缩支腿、增减主梁节段、自如变换身姿的“七十二变绝技”,以及一颗节能的“绿色心脏
2025-06-30
查看详情
胜利起航,就选“晟航”!中铁科工首创“晟航”系统进入安装调试冲刺阶段
湖北省宜昌市宜都长江畔,宜昌产投(宜都)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园区一期项目现场,工作人员正在紧张作业,由中铁科工研制国内首创集成式船舶反拉滑道下水系统——“晟航”系统进入安装调试冲刺阶段。
“集成”创造
为船舶制造下水提供一站式装备解决方案
“晟航”系统是中铁科工专门为船舶建造领域开发的特种装备集成系统,由特种起重装备、重载运输装备、船舶下水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四大模块
2025-06-25
查看详情
绿色赋能!中铁科工成功解密内燃机车智能化升级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推动铁路机车绿色低碳转型,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技术攻关和储备,开拓“第二曲线”市场,中铁科工积极践行“两新一重”发展路径,组建新能源机车研发团队,积极推动布局内燃机车新能源改造及新能源机车新制业务。
近期,中铁科工联合中铁山桥通过多元化分析研究,已形成“保留机械结构+重构新能源动力系统”的绿色焕新模式,成功为中铁山桥一台闲置的内燃机车完成新能源化、智能化升级改造,让这台生产于几十年前的老内燃机车重获绿色新生,继续服役。
自主研发电控系统,打破技术壁垒
电控系统是新能源机车的“超级大脑”,公司研发
2025-05-23
查看详情
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研制成功
应龙号架桥机完成首架
11月28日,全球首台千吨级多模式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在珠肇高铁江机段JJZQ-8标完成首架,标志着由中国中铁工业旗下中铁科工研制的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研制成功。
该台新设备在千吨级架桥机基础上,配置“增程器+动力电池”动力源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首次将新能源技术应用在架桥机上,应用后设备燃油消耗可节省40%。
“这次我们为架桥机安装上一颗‘绿色心脏’,促进铁路建设搬提运架全系列特种工程装备的智能化、绿色化。”中铁科工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方敏介绍。
珠肇高铁桥梁建设与广湛铁路相邻,桥墩线间距小,存在不同的线路高低差,整个线路工况极其复
2024-11-28
查看详情
中国掘爆机将为世界长大隧道建设提供新方案
近日,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中铁工业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由清华大学和中铁科工联合研制,世界首创的掘爆机试验装备完成了空心刀盘掘进、超前预裂处理后空心刀盘掘进和全断面刀盘掘进三种工况下的掘进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超硬岩地质条件下,经过超前预裂处理,空心刀盘掘进效率可提升30%。
目前我国长大隧道采用TBM(隧道掘进机)施工遭遇岩爆、破碎带、软岩大变形等复杂地质时容易造成设备故障,带来工期延误,成为TBM施工的难题。掘爆机有望打破当前长大隧道施工困局。
据介绍,掘爆机英文名为Boring and Blasting Machine,是隧道掘进领域一种突破性原创性技术成果,将
2024-05-08
查看详情
-
中铁科工共振破碎机10年节约水泥80万吨7月13日,在江西九江市的庐山大道上,“大白”机器“悄无声息”缓缓驶过,混凝土路面随之破碎,不见漫天扬尘,道路半封闭施工。 “大白”为在鄂央企中铁科工集团研制的第二代共振破碎机。环保、高效、低噪,降低了施工成本,提升了工程质量。目前,该设备先后应用于13个省份150余个道路项目,累计施工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相当于660公里),共节省水泥80万吨。 “施工环保、高效、低噪,降低了施工成本,提升了工程质量。”庐山大道是通往庐山风景区的形象道路,施工要求高。该破碎机效率高,日均可完成3002021-07-22查看详情>>
-
李方敏拜会中铁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江凌7月19日,中铁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李方敏到南昌中铁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集团拜访了党委书记、董事长江凌,双方举行了会谈。集团公司总会计师、总法律顾问郭慧,副总经理盛宝安及办公室、经营开发中心、研究设计总院、机械院等单位负责人,中铁水利设计集团总会计师夏建雄,办公室主任付典龙、工程总承包部主任刘文标参加了座谈。 江凌对李方敏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中铁水利设计集团的历史沿革,企业在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工程总承包、生态环境和智慧水利等四大板块的生产经营情况。他表示,希望以此次座谈为契机,加强与中铁科工集团的交流合作,促进工程机械的创新和应用与水利施工工艺工法的深度融合,共同为水利水电产业2021-07-20查看详情>>
-
国内首台建筑构件装配机器人在武汉研制成功6月24日 ,国内首台建筑构件装配机器人“赤沙号”在中铁科工集团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装备领域的一项空白。据悉,该台装备机器人将用于广州地铁11号线赤沙车辆段施工。 “赤沙号”装配机器人整机长80米,自重120吨,有效跨度达到69米,采用双桁架主梁结构,拥有8条能够独立动作的“腿”,每条腿都能独立伸缩,横向、纵向走行,可以满足通过高低不平台阶、塔吊等施工要求。 中铁科工机械研究院负责人王光欣介绍,“赤沙号”装配机器人还设置了多处敏锐的“眼睛”,只需要1个司机操作、1个人指挥即可,实现操作人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不仅极大降低施工人员劳动强度,且2021-06-24查看详情>>
-
来自印尼雅万高铁上的感谢信!6月9日、10日,中铁四局雅万高铁万隆制梁场、水电八局印尼雅万高铁项目部接连给中铁科工机械院发来感谢信,称赞中铁科工机械院提供的900吨级搬、运、架设备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施工效率高、驻场技术服务人员表现突出,感谢中铁科工机械院为保障雅万高铁建设进度作出的积极贡献。 中铁科工现已为印尼雅万高铁项目提供3套900吨级运架装备、3台900吨级搬运机以及2台450吨级提梁机。作为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中铁科工的架桥机在雅万很好地完成了大纵坡架梁、小曲线架梁、隧道口架梁等特殊工况,现已为雅万高铁安全架设475榀梁片,再一次让海外市场见证了中国速度。 2022021-06-11查看详情>>
-
李方敏到装备公司宁波杭甬复线项目开展安全检查6月9日,中铁科工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方敏到装备公司宁波杭甬复线项目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李方敏深入杭甬复线1300吨运架施工现场和1800吨运架施工现场,仔细检查了现场安全生产情况,并听取了装备公司宁波杭甬复线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他对装备公司宁波杭甬复线项目的各项工作给予肯定,并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要压实各级安全责任不松懈,确保运架服务安全和工期。二是要把安全意识深植入于心,时刻牢记,树牢安全生产理念,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三是要夯实基础,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项目以安全优质的工程服务,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2021-06-10查看详情>>
-
焦卫华到福州片区检查安全生产工作按照中铁科工 “安全生产月”和全面风险隐患排查的工作部署, 6月3日至5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焦卫华带队到福州片区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工作。 焦卫华一行先后来到轨道公司福州地铁盾构施工项目部和福州分公司,深入施工现场和生产制造车间,仔细检查了现场安全生产情况,并听取了关于福州片区生产经营、区域市场开拓、安全质量管理、党建工作等情况的汇报。他对福州片区近年来的工作给予肯定,并提出六点要求: 一是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强化安全警示教育,使安全意识在一线深入人心,认真开展安全隐患全面排查,同2021-06-06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