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研制成功
应龙号架桥机完成首架
11月28日,全球首台千吨级多模式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在珠肇高铁江机段JJZQ-8标完成首架,标志着由中国中铁工业旗下中铁科工研制的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研制成功。
该台新设备在千吨级架桥机基础上,配置“增程器+动力电池”动力源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首次将新能源技术应用在架桥机上,应用后设备燃油消耗可节省40%。
“这次我们为架桥机安装上一颗‘绿色心脏’,促进铁路建设搬提运架全系列特种工程装备的智能化、绿色化。”中铁科工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2024-11-28
查看详情
中国掘爆机将为世界长大隧道建设提供新方案
近日,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中铁工业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由清华大学和中铁科工联合研制,世界首创的掘爆机试验装备完成了空心刀盘掘进、超前预裂处理后空心刀盘掘进和全断面刀盘掘进三种工况下的掘进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超硬岩地质条件下,经过超前预裂处理,空心刀盘掘进效率可提升30%。
目前我国长大隧道采用TBM(隧道掘进机)施工遭遇岩爆、破碎带、软岩大变形等复杂地质时容易造成设备故障,带来工期延误,成为TBM施工的难题。掘爆机有望打破当前长大隧道施工困局。
据介绍,掘爆机英文名为Boring and Blasting Machine,是隧道掘进领域一种突破性原创性技术成果,将实现传统
2024-05-08
查看详情
《人民日报》关注中铁科工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抢抓机遇,加大创新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记者走访产业一线,记录多地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产学研用协同 迈向高端化发展
湖北武汉&mdash
2024-03-13
查看详情
新华社:鄂产造桥机入选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近日,“2022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揭晓,由在鄂企业中铁科工等单位联合研发的世界首台桩梁一体架桥机“共工号”入选。该设备实现了工厂化预制、精益化管理、模块化拼装、智能化架设的新型桥梁建造模式,引领桥梁建造技术进入3.0时代。
“2022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由国资委微信公众号“国资小新”联合国资委网站、《国资报告》杂志从中央企业建设的多个重大项目中精心挑选,综合网友投票和专家意见评选得出。
“共工号”整机长92米,自重575吨,有效跨度达到48米,悬臂重载作业16米。与传统桥梁施工由钻机、吊装设备、架桥设备等多个设备接力完成不同,“共工号”采用北斗定位系统打桩,
2022-12-31
查看详情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架桥机就是牛
上世纪50年代,中国要靠外国专家的帮助,才能有自己的架桥机。斗转星移70年,世界见证了中国架桥机的崛起。
如今,从大漠到高山,从江河到大海,从国内到国外,中国架桥机的身影出现在世界的不同角落,让一座座桥梁拔地而起,一条条高速铁路、公路翻山越岭,为当地人民带来幸福安康。我们不仅解决了“有无”的问题,更赢得了“高下”的比拼。2018年,我们研制的世界首台千吨级高铁架桥机应用到郑济铁路,开创国际先河;2022年,国内首台千吨级过隧单主梁高铁架桥机成功投入使用,设备性价比再度提升。
中国架桥机为什么牛?从零起步,由弱变强,靠的是中国工程师不懈的创新
2022-05-27
查看详情
-
中铁科工兴国永磁悬挂式车辆项目通过评审近日,兴国永磁磁浮技术工程试验线项目车辆技术评审会在江西赣州召开。会议邀请有关专家、单位代表参加。专家组听取了中铁科工集团关于车辆技术的汇报,对技术文件进行了审查、讨论,最终形成了专家组审查意见,同意技术方案通过评审。标志着永磁磁浮轨道交通车辆(简称“红轨车辆”)项目正式进入新阶段,并有望实现年底前挂车。 红轨车辆是国内外首次将永磁技术应用在悬挂式车辆中,是一种新型轨道交通车辆。车辆具有节能环保、非接触式牵引、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等特点。中铁科工为确保红轨2021-08-23查看详情>>
-
央媒聚焦我国自主研制首台建筑构件装配机器人下线8月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台建筑构件装配机器人“赤沙号”在中铁科工集团江苏南通制造基地下线,填补了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装备领域的一项空白。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纷纷聚焦报道。 该台机器人由中铁科工集团与中铁建工集团、广州地铁公司联合研制,长80米,有效跨度达69米,可架设最重120吨的梁体,将用于广州地铁11号线赤沙车辆段的建设。该车辆段是世界首个半埋装配式双层结构附带高层建筑的地铁车辆段,对设备设计研发提出了极大挑战。 为了让机器人变得聪明灵活,设备上安装了72个传感器、50个摄像头,构成了“中枢系统”;2021-08-04查看详情>>
-
中铁科工共振破碎机10年节约水泥80万吨7月13日,在江西九江市的庐山大道上,“大白”机器“悄无声息”缓缓驶过,混凝土路面随之破碎,不见漫天扬尘,道路半封闭施工。 “大白”为在鄂央企中铁科工集团研制的第二代共振破碎机。环保、高效、低噪,降低了施工成本,提升了工程质量。目前,该设备先后应用于13个省份150余个道路项目,累计施工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相当于660公里),共节省水泥80万吨。 “施工环保、高效、低噪,降低了施工成本,提升了工程质量。”庐山大道是通往庐山风景区的形象道路,施工要求高。该破碎机效率高,日均可完成3002021-07-22查看详情>>
-
李方敏拜会中铁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江凌7月19日,中铁科工集团公司总经理李方敏到南昌中铁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集团拜访了党委书记、董事长江凌,双方举行了会谈。集团公司总会计师、总法律顾问郭慧,副总经理盛宝安及办公室、经营开发中心、研究设计总院、机械院等单位负责人,中铁水利设计集团总会计师夏建雄,办公室主任付典龙、工程总承包部主任刘文标参加了座谈。 江凌对李方敏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中铁水利设计集团的历史沿革,企业在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工程总承包、生态环境和智慧水利等四大板块的生产经营情况。他表示,希望以此次座谈为契机,加强与中铁科工集团的交流合作,促进工程机械的创新和应用与水利施工工艺工法的深度融合,共同为水利水电产业2021-07-20查看详情>>
-
国内首台建筑构件装配机器人在武汉研制成功6月24日 ,国内首台建筑构件装配机器人“赤沙号”在中铁科工集团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装备领域的一项空白。据悉,该台装备机器人将用于广州地铁11号线赤沙车辆段施工。 “赤沙号”装配机器人整机长80米,自重120吨,有效跨度达到69米,采用双桁架主梁结构,拥有8条能够独立动作的“腿”,每条腿都能独立伸缩,横向、纵向走行,可以满足通过高低不平台阶、塔吊等施工要求。 中铁科工机械研究院负责人王光欣介绍,“赤沙号”装配机器人还设置了多处敏锐的“眼睛”,只需要1个司机操作、1个人指挥即可,实现操作人性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不仅极大降低施工人员劳动强度,且2021-06-24查看详情>>
-
来自印尼雅万高铁上的感谢信!6月9日、10日,中铁四局雅万高铁万隆制梁场、水电八局印尼雅万高铁项目部接连给中铁科工机械院发来感谢信,称赞中铁科工机械院提供的900吨级搬、运、架设备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施工效率高、驻场技术服务人员表现突出,感谢中铁科工机械院为保障雅万高铁建设进度作出的积极贡献。 中铁科工现已为印尼雅万高铁项目提供3套900吨级运架装备、3台900吨级搬运机以及2台450吨级提梁机。作为中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中铁科工的架桥机在雅万很好地完成了大纵坡架梁、小曲线架梁、隧道口架梁等特殊工况,现已为雅万高铁安全架设475榀梁片,再一次让海外市场见证了中国速度。 2022021-06-11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