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走遍中国》:“大地飞虹”背后的架桥神器
6月24日
央视《走遍中国》栏目
以《卓越——大地飞虹》为题
用近30分钟深度报道了
中铁科工以技术创新
持续突破架桥装备性能边界
锻造新时代大国重器的生动实践
一体化水面“搭积木”
2022年,中铁科工胡旭东团队打破传统工法,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桩梁一体架桥机“共工号”,现场一体化水面“搭积木”,实现了装配化施工。
拥有“七十二变绝技”
2024年,中铁科工李珍西团队为珠肇高铁研发的“应龙号”架桥机,凭着自由伸缩支腿、增减主梁节段、自如变换身姿的“七十二变绝技”,以及一颗节能的“绿色心脏
2025-06-30
查看详情
胜利起航,就选“晟航”!中铁科工首创“晟航”系统进入安装调试冲刺阶段
湖北省宜昌市宜都长江畔,宜昌产投(宜都)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园区一期项目现场,工作人员正在紧张作业,由中铁科工研制国内首创集成式船舶反拉滑道下水系统——“晟航”系统进入安装调试冲刺阶段。
“集成”创造
为船舶制造下水提供一站式装备解决方案
“晟航”系统是中铁科工专门为船舶建造领域开发的特种装备集成系统,由特种起重装备、重载运输装备、船舶下水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四大模块
2025-06-25
查看详情
绿色赋能!中铁科工成功解密内燃机车智能化升级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推动铁路机车绿色低碳转型,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技术攻关和储备,开拓“第二曲线”市场,中铁科工积极践行“两新一重”发展路径,组建新能源机车研发团队,积极推动布局内燃机车新能源改造及新能源机车新制业务。
近期,中铁科工联合中铁山桥通过多元化分析研究,已形成“保留机械结构+重构新能源动力系统”的绿色焕新模式,成功为中铁山桥一台闲置的内燃机车完成新能源化、智能化升级改造,让这台生产于几十年前的老内燃机车重获绿色新生,继续服役。
自主研发电控系统,打破技术壁垒
电控系统是新能源机车的“超级大脑”,公司研发
2025-05-23
查看详情
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研制成功
应龙号架桥机完成首架
11月28日,全球首台千吨级多模式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在珠肇高铁江机段JJZQ-8标完成首架,标志着由中国中铁工业旗下中铁科工研制的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研制成功。
该台新设备在千吨级架桥机基础上,配置“增程器+动力电池”动力源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首次将新能源技术应用在架桥机上,应用后设备燃油消耗可节省40%。
“这次我们为架桥机安装上一颗‘绿色心脏’,促进铁路建设搬提运架全系列特种工程装备的智能化、绿色化。”中铁科工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方敏介绍。
珠肇高铁桥梁建设与广湛铁路相邻,桥墩线间距小,存在不同的线路高低差,整个线路工况极其复
2024-11-28
查看详情
中国掘爆机将为世界长大隧道建设提供新方案
近日,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中铁工业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由清华大学和中铁科工联合研制,世界首创的掘爆机试验装备完成了空心刀盘掘进、超前预裂处理后空心刀盘掘进和全断面刀盘掘进三种工况下的掘进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超硬岩地质条件下,经过超前预裂处理,空心刀盘掘进效率可提升30%。
目前我国长大隧道采用TBM(隧道掘进机)施工遭遇岩爆、破碎带、软岩大变形等复杂地质时容易造成设备故障,带来工期延误,成为TBM施工的难题。掘爆机有望打破当前长大隧道施工困局。
据介绍,掘爆机英文名为Boring and Blasting Machine,是隧道掘进领域一种突破性原创性技术成果,将
2024-05-08
查看详情
-
国家级奖项+1!中铁科工再获中国专利优秀奖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的授奖决定,中铁科工机械院发明专利“含架梁支撑的多油缸支腿组合式低位运梁车”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截至目前,中铁科工共有3项专利获得该奖项。 随着我国高铁向西部等山区的延伸,不少高铁桥隧比在70%以上甚至90%以上,隧道内架桥作业空间受到很大限制,施工难度增加。本项专利解决了两大行业难题,一是运梁车驮运大吨位箱梁通过狭窄隧道的难题,二是运梁车配合架桥机在隧道口、隧道内架设大吨位箱梁的难题。在2022年举办的第二届工程建设行业高推广价值专利大赛中,该专利曾荣获特等奖。 围绕本核心发明专利,中铁科工研发形成了过隧道箱梁架设设备相关技术30项专利,该项2023-08-14查看详情>>
-
新华社:全球连线丨了不起的中国基建——《架桥神器》近日,新华社推送了《外国人看中国基建——架桥神器》,国内众多媒体转载报道,引起强烈反响。中铁科工研制的搬运机、提梁机、运梁车、架桥机……一个个“架桥神器”的“登场”,让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贾马尔惊叹不已,感叹中国的基建速度离不开这些技术的支撑。 报道如下: 我们看不见时间,但可以看见时间的力量。筑路架桥,周行八方,十年来,中国基建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我们的出行和生活方式。从货物往来顺畅到出行舒适便利,从能源结构改变到绿色低碳发展。今天,我们的生活被科技所改变,这是无数科研人员和建设者2023-04-30查看详情>>
-
新华社:鄂产造桥机入选央企“十大国之重器”近日,“2022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揭晓,由在鄂企业中铁科工等单位联合研发的世界首台桩梁一体架桥机“共工号”入选。该设备实现了工厂化预制、精益化管理、模块化拼装、智能化架设的新型桥梁建造模式,引领桥梁建造技术进入3.0时代。 “2022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由国资委微信公众号“国资小新”联合国资委网站、《国资报告》杂志从中央企业建设的多个重大项目中精心挑选,综合网友投票和专家意见评选得出。 “共工号”整机长92米,自重575吨,有效跨度达到48米,悬臂重载作业16米。与传统桥梁施工由钻机、吊装设备、架桥设备等多个设备接力完成不同,“共工号”采用北斗定位系统打桩,2022-12-31查看详情>>
-
央媒关注大型海上搅拌船下水 中铁科工搅拌站从陆地走向海洋7月17日18时,由浙江交工集团投资、中铁科工集团建造的国内大型海上混凝土搅拌船“浙交工砼1”在江苏南通成功下水,将用于宁德至上饶高速公路福建段东吾洋特大桥、虾山大桥桥墩和梁片的浇筑。该搅拌船设置一次补给可提供连续45天混凝土生产、工人生活所需物资,最大可生产混凝土1800立方米,满足长时间离岸施工需要。 “浙交工砼1”双线180型搅拌船是集物料储存、计量、搅拌、泵送于一体的大型海上移动式混凝土生产工厂,船长80米,型宽30米,型深5.8米,最大布料半径462022-07-19查看详情>>
-
中铁科工在1600项专利中突围荣获特等奖湖北日报讯(记者林晶、通讯员段宏杰、潘万齐、实习生康兰欣)第二届工程建设行业高推广价值专利大赛结果近日公布,在鄂企业中铁科工集团6项参赛专利均获奖,其中“含架梁支撑的多油缸支腿组合式低位运梁车”发明专利项目荣获特等奖。 随着我国高铁向西部等山区的延伸,不少高铁桥隧比在70%以上甚至90%以上,架桥作业空间受到很大限制,施工难度增加。中铁科工集团经过科研攻关,完成了发明专利《含架梁支撑的多油缸支腿组合式低位运梁车》,解决了运梁车驮运大吨位箱梁通过狭窄隧道,并配合架桥机在隧道口、隧道内架设大吨位箱梁的行业难题。 中铁科工集团科研人员介绍,该发明第一次在运2022-07-13查看详情>>
-
像搭积木一样“拼”地铁站 中铁科工国内首创全装配式地铁车站拼装工法成功应用湖北日报讯(记者林晶、通讯员段宏杰、潘万齐)地铁站可以像搭积木一样一个一个拼接而成。6月15日,深圳地铁3号线四期工程坪西站顺利完成第5环构件拼装,标志着国内首套全装配式地铁车站拼装工艺及装备在深圳应用成功,地铁车站施工技术迎来变革。该地铁站拼装设备由在鄂企业中铁科工集团联合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研制。 装配式车站是将车站主体结构分为多个模块,在工厂进行预制,然后运到施工现场,像“搭积木”一样拼装而成。中铁科工集团技术负责人介绍,该套装配式车站施工装备首创3个作业面阶梯分布、3台拼装机同步施工模式,三台拼装机将模块化预制件按照顶、中、底3层进行一一拼接2022-06-17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