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走遍中国》:“大地飞虹”背后的架桥神器
6月24日
央视《走遍中国》栏目
以《卓越——大地飞虹》为题
用近30分钟深度报道了
中铁科工以技术创新
持续突破架桥装备性能边界
锻造新时代大国重器的生动实践
一体化水面“搭积木”
2022年,中铁科工胡旭东团队打破传统工法,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桩梁一体架桥机“共工号”,现场一体化水面“搭积木”,实现了装配化施工。
拥有“七十二变绝技”
2024年,中铁科工李珍西团队为珠肇高铁研发的“应龙号”架桥机,凭着自由伸缩支腿、增减主梁节段、自如变换身姿的“七十二变绝技”,以及一颗节能的“绿色心脏
2025-06-30
查看详情
胜利起航,就选“晟航”!中铁科工首创“晟航”系统进入安装调试冲刺阶段
湖北省宜昌市宜都长江畔,宜昌产投(宜都)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园区一期项目现场,工作人员正在紧张作业,由中铁科工研制国内首创集成式船舶反拉滑道下水系统——“晟航”系统进入安装调试冲刺阶段。
“集成”创造
为船舶制造下水提供一站式装备解决方案
“晟航”系统是中铁科工专门为船舶建造领域开发的特种装备集成系统,由特种起重装备、重载运输装备、船舶下水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四大模块
2025-06-25
查看详情
绿色赋能!中铁科工成功解密内燃机车智能化升级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推动铁路机车绿色低碳转型,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技术攻关和储备,开拓“第二曲线”市场,中铁科工积极践行“两新一重”发展路径,组建新能源机车研发团队,积极推动布局内燃机车新能源改造及新能源机车新制业务。
近期,中铁科工联合中铁山桥通过多元化分析研究,已形成“保留机械结构+重构新能源动力系统”的绿色焕新模式,成功为中铁山桥一台闲置的内燃机车完成新能源化、智能化升级改造,让这台生产于几十年前的老内燃机车重获绿色新生,继续服役。
自主研发电控系统,打破技术壁垒
电控系统是新能源机车的“超级大脑”,公司研发
2025-05-23
查看详情
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研制成功
应龙号架桥机完成首架
11月28日,全球首台千吨级多模式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在珠肇高铁江机段JJZQ-8标完成首架,标志着由中国中铁工业旗下中铁科工研制的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研制成功。
该台新设备在千吨级架桥机基础上,配置“增程器+动力电池”动力源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首次将新能源技术应用在架桥机上,应用后设备燃油消耗可节省40%。
“这次我们为架桥机安装上一颗‘绿色心脏’,促进铁路建设搬提运架全系列特种工程装备的智能化、绿色化。”中铁科工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方敏介绍。
珠肇高铁桥梁建设与广湛铁路相邻,桥墩线间距小,存在不同的线路高低差,整个线路工况极其复
2024-11-28
查看详情
中国掘爆机将为世界长大隧道建设提供新方案
近日,位于湖北武汉的中国中铁工业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由清华大学和中铁科工联合研制,世界首创的掘爆机试验装备完成了空心刀盘掘进、超前预裂处理后空心刀盘掘进和全断面刀盘掘进三种工况下的掘进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在超硬岩地质条件下,经过超前预裂处理,空心刀盘掘进效率可提升30%。
目前我国长大隧道采用TBM(隧道掘进机)施工遭遇岩爆、破碎带、软岩大变形等复杂地质时容易造成设备故障,带来工期延误,成为TBM施工的难题。掘爆机有望打破当前长大隧道施工困局。
据介绍,掘爆机英文名为Boring and Blasting Machine,是隧道掘进领域一种突破性原创性技术成果,将
2024-05-08
查看详情
-
祝贺!这个班组荣获全国级荣誉!近日,由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主办的“2024年工程建设质量信得过班组活动经验交流会”在海南博鳌召开,全国超400家企业、900多人次参加。中铁科工“盾构再制造电气班组”在全国众多参评班组中脱颖而出,荣获“示范级”荣誉。 本次大会,旨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交流质量信得过班组活动经验成果,引导企业将群众性质量活动走深走实,进一步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围绕成果的创新性、实用性等进行点评,帮助参会代表深化对质2024-10-18查看详情>>
-
中铁科工荣获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优秀奖近日,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公布了2024年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中铁科工参与申报的“山区大跨径悬索桥绿色高效施工技术创新及应用”荣获优秀奖。 奖项介绍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设立的全国性建筑钢结构行业科学技术奖项。申报的项目须具技术创新性和先进性,能解决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对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2024-10-11查看详情>>
-
中铁科工绿色智造装备领域再获签约!近日,中铁科工成功中标宜昌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园起重设备和滑道下水系统设备及安装项目。这是中铁科工继重庆果园港大件码头配套起重设备之后在非标定制化特种装备制造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据悉,宜昌绿色智能船舶产业园区项目总规划面积1588亩,整体按绿色船舶制造、先进船舶制造及充换电和三电配套业务三大板块规划,致力于打造长江中游绿色智能船舶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中铁科工负责最大自重达7000吨船舶的滑道下水系统设备以及园区内80余台起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工作。滑道下水系统主要包括拉曳2024-10-08查看详情>>
-
献礼国庆 | 长江上游创数项之最的输油趸船即将投用秋日胜春朝,奋进正当时。近日,重庆港长寿冯家湾作业区化工码头二期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中铁科工建造的两艘80米输油趸船将在该项目迎来正式投用,为助力重庆地区航空油品运输供应水平提升贡献科工力量。 输油趸船总长80米,型宽15米,型深3.5米,设计吃水1.2米,是长江上游平面尺寸最大、输油扬程最高、管道输油压力最高的钢质输油趸船,肩负着服务重庆化工码头二期5000吨级成品油泊位运油船靠泊装卸的重要使命。 中铁科工精心统筹策划,委派专业技术服务人员深入项目开展趸船调2024-09-27查看详情>>
-
国家铁路局工程质量监督中心赴中铁科工开展专项调研9月12日,国家铁路局工程质量监督中心副主任刘利生一行莅临中铁科工调研指导并进行座谈交流,中铁科工党委委员、总工程师盛宝安陪同调研。 刘利生高度评价中铁科工在高速铁路领域架运设备取得的成绩。他指出,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推进,工程项目对铁路架运设备在绿色、安全、高效等性能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制定完善管理举措,提高标准化作业水平,定期开展设备维护与保养,严格落实现场检测与评估,从源头防范安全生产隐患。他强调,一是要巩固优势,发挥特长,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和规范,提升架桥机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规范要求;二是要紧跟新形势、满足新需求,根据工程项目建设新要求,持续开展技术创新2024-09-14查看详情>>
-
这一作品,获评湖北省职工家教家风十大“经典案例”!中铁科工轨道公司首席电工连永昌的作品《我和我的神奇父亲》在湖北省1200余份职工家教家风典型案例中脱颖而出,荣获十大“经典案例”奖。 作品生动讲述了中铁科工轨道公司首席电工连永昌,受到自学成才的父亲影响,立志成为优秀电工的故事。该作品传达出连永昌父子实干苦干、艰苦奋斗的家风传统,传达了以优良家风涵养时代新风的深刻内涵,是家企一体勇于跨越、追求卓越奋斗精神的深入展现,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与坚守的力量传承与延续。 《我和我的神奇父亲》 连永昌 &nb2024-09-06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