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研制成功
11月28日,全球首台千吨级多模式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在珠肇高铁江机段JJZQ-8标“多模转换”完成首架,标志着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研制成功。
该台新设备在千吨级架桥机基础上配置了“增程器+动力电池”动力源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首次将新能源技术应用在架桥机上,设备燃油消耗节省40%。
“我们为架桥机安装上‘绿色心脏’,稳步推进了铁路建设搬运架全系列特种工程装备的智能化、绿色化。”中铁科工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方敏说。
据介绍,珠
2024-11-28
查看详情
新华社: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研制成功
11月28日,全球首台千吨级多模式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在珠肇高铁江机段JJZQ-8标完成首架,标志着由中国中铁工业旗下中铁科工研制的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研制成功。
该台新设备在千吨级架桥机基础上配置了“增程器+动力电池”动力源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首次将新能源技术应用在架桥机上,应用后设备燃油消耗可节省40%。
“这次我们为架桥机安装上一颗‘绿色心脏’,促进了铁路建设搬提运架全系列特种工程装备的智能化、绿色化,”中铁科工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方敏介绍。
珠肇高铁桥梁建设与
2024-11-29
查看详情
科技日报:全球首台,研制成功!
◎ 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段宏杰
11月28日,全球首台千吨级多模式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在珠肇高铁江机段JJZQ-8标完成首架任务,标志着由中国中铁工业旗下中铁科工研制的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研制成功。
该台新设备在千吨级架桥机基础上,配置“增程器+动力电池”动力源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首次将新能源技术应用在架桥机上,应用后设备燃油消耗可节省40%。
珠肇高铁桥梁建设与广湛铁路相邻,桥墩线间距小,存在不同的
2024-11-29
查看详情
新华社:走进中国中铁:技术创新的生产实践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走进新国企——向新而行 智造未来”调研采访团走进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铁”)相关项目和生产基地,深入一线,揭示科技赋能下,技术创新的生产实践。
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是武汉首条地铁环线,分为武昌段和江北段。线路两次下穿长江,一次下穿汉江,两次穿越湖泊,串联起武昌火车站和汉口火车站。
在中国中铁旗下中铁隧道局承建的江北段土建1标1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承担隧道掘进任务的是国产大直径泥水盾构机“江城先锋号”,由中国中铁旗下中铁工业研制,具有
2024-05-12
查看详情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我国首套全装配式地铁车站拼装装备在深圳成功运用 地铁车站施工技术迎来变革
(记者郭淼)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进行时》报道,15日,深圳地铁3号线四期工程坪西站顺利完成第5环构件拼装,标志着国内首套全装配式地铁车站拼装工艺及装备在深圳应用成功,地铁车站施工技术迎来变革。
装配式车站就是将车站主体结构划分为很多模块,在工厂进行预制,然后运到施工现场像“搭积木”一样进行车站施工。这项技术施工“利器”由中国中铁科工集团、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联合研制。
积木拼搭施工具有怎样的特点和优势?据中铁科工集团技术负责人介绍,装配式车站施工装备首次将整环型腔设计为顶、中、底3层模块化预制件,降低了单件构件重量,适应城市内部灵活运输;首创3个作业面阶梯分布、3
2022-06-15
查看详情
-
人民资讯:国内首台建筑构件装配机器人在通亮相昨天下午3时 ,国内首台建筑构件装配机器人“赤沙号”在通州区江苏格雷特重工亮相(上图 许丛军摄)。“赤沙号”由中铁科工集团研发,江苏格雷特重工制造。它的面世,填补了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装备领域的一项空白。 在现场,中铁科工集团党工部副部长段宏杰介绍说,“赤沙号”是因工作地域而得名,它将工作于广州地铁11号线赤沙车辆段。这个项目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繁华地带,为双层盖板结构,设计占地约34.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建筑结构上方预留150米高商业楼综合开发,以有效利用城市空间。为了完善广州地铁网络运行,广州地铁公司希望赤沙车辆段项目高效率、绿色环保建造,尽早实现商业价值。为2021-08-03查看详情>>
-
人民网:破解党建业务“两张皮”,中铁科工创新求变【阅读提要】如何破解企业党建、业务“两张皮”问题?中铁科工集团找到“密钥”:打破条条框框,在生产力党支部下开展组织活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企业发展。 打造“生产力党支部” 在汉央企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设计、工业制造与安装、工程服务、科技检测与监控四位一体的高科技企业。 党建是央企发展的传家宝,高质量的党建才有高质量的发展。对此,2020年12月,中铁科工集团围绕党员群众“想什么”“做什么”“要什么”,开展谈心谈话,调研走访,线上答卷。 一番调查,让中铁科工党委查到问题—— 个别单位淡化、弱化、虚化党建工作;2021-07-22查看详情>>
-
湖北日报:中铁科工道路“破碎利器”省下80万吨水泥湖北日报讯(记者林晶、通讯员段宏杰、张科、朱广)7月13日,在江西九江市的庐山大道上,3台“大白”机器“悄无声息”缓缓驶过,混凝土路面随之破碎,不见漫天扬尘,道路半封闭施工。 “大白”为在鄂央企中铁科工集团研制的第二代共振破碎机。环保、高效、低噪,降低了施工成本,提升了工程质量。目前,该设备先后应用于13个省份150余个道路项目,累计施工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相当于660公里),共节省水泥80万吨。 “施工环保、高效、低噪,降低了施工成本,提升了工程质量。”施工方江西赣北公路工2021-07-14查看详情>>
-
人民网:珠江首座人行景观桥——“网红”海心桥是如何建成的6月25日,在党的百岁生日即将到来之际,横跨珠江的人行景观桥——海心桥正式开通,广州又多了一处“网红”打卡圣地。 海心桥位于广州中轴线珠江段,珠江北岸是广州市珠江新城CBD商务区,南岸是广州市地标性建筑-广州塔。上游距离广州大桥约400米,下游距离猎德大桥约1.5公里。海心桥将南北融为一体,实现珠江两岸慢行通道的互联互通,并将珠江沿线核心景观一览无余。 全桥采用中承式钢拱桥设计,主桥采用主跨218米钢结构斜拱桥,桥梁东侧桥面全长约500米,西侧主梁全长约380米。为了满足珠江航道上船只通行的需求,桥位处计划通航净宽不少于180米,净高也达到了10米。 桥形设计植根岭南2021-06-26查看详情>>
-
湖北日报:国内首台建筑构件装配机器人在武汉研制成功湖北日报讯(记者林晶、通讯员段宏杰、张科、朱广)“蜘蛛”大长腿可伸缩,可在工地上横着走、纵向走,灵活自如施工。6月24日,国内首台建筑构件装配“机器人”在武汉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装备领域的一项空白。该设备由在鄂央企中铁科工集团研制,将用于广州地铁11号线赤沙车辆段的建设。 赤沙车辆段项目为双层盖板结构,占地约34.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上方将建150米高商业楼。该车辆段地处广州闹市区,施工过程中绿色、环保要求高,时间紧。为此,车辆段由传统的现场浇筑改为装配式施工,梁体在梁场预制好后,由设备吊装架设即可,为该项目“量身定制”的装配机器人应运而生。2021-06-26查看详情>>
-
科技日报:国内首台建筑构件装配机器人研制成功6月24日 ,国内首台建筑构件装配机器人“赤沙号”在中铁科工集团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装备领域的一项空白。该台装配机器人将用于广州地铁11号线赤沙车辆段施工。 赤沙车辆段项目位于广州市繁华地带,为双层盖板结构,设计占地约34.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建筑结构上方预留150米高商业楼综合开发,以有效利用城市空间。 为了完善广州地铁网络运行,广州地铁公司希冀赤沙车辆段项目高效率、绿色环保建造,尽早实现商业价值。由中铁科工集团与广州地铁设计院、中铁建工集团等单位联合研发、量身定制的装配机器人应运而生。 这台“赤2021-06-25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