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研制成功
11月28日,全球首台千吨级多模式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在珠肇高铁江机段JJZQ-8标“多模转换”完成首架,标志着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研制成功。
该台新设备在千吨级架桥机基础上配置了“增程器+动力电池”动力源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首次将新能源技术应用在架桥机上,设备燃油消耗节省40%。
“我们为架桥机安装上‘绿色心脏’,稳步推进了铁路建设搬运架全系列特种工程装备的智能化、绿色化。”中铁科工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方敏说。
据介绍,珠
2024-11-28
查看详情
新华社: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研制成功
11月28日,全球首台千吨级多模式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在珠肇高铁江机段JJZQ-8标完成首架,标志着由中国中铁工业旗下中铁科工研制的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研制成功。
该台新设备在千吨级架桥机基础上配置了“增程器+动力电池”动力源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首次将新能源技术应用在架桥机上,应用后设备燃油消耗可节省40%。
“这次我们为架桥机安装上一颗‘绿色心脏’,促进了铁路建设搬提运架全系列特种工程装备的智能化、绿色化,”中铁科工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方敏介绍。
珠肇高铁桥梁建设与
2024-11-29
查看详情
科技日报:全球首台,研制成功!
◎ 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段宏杰
11月28日,全球首台千吨级多模式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在珠肇高铁江机段JJZQ-8标完成首架任务,标志着由中国中铁工业旗下中铁科工研制的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研制成功。
该台新设备在千吨级架桥机基础上,配置“增程器+动力电池”动力源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首次将新能源技术应用在架桥机上,应用后设备燃油消耗可节省40%。
珠肇高铁桥梁建设与广湛铁路相邻,桥墩线间距小,存在不同的
2024-11-29
查看详情
新华社:走进中国中铁:技术创新的生产实践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走进新国企——向新而行 智造未来”调研采访团走进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铁”)相关项目和生产基地,深入一线,揭示科技赋能下,技术创新的生产实践。
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是武汉首条地铁环线,分为武昌段和江北段。线路两次下穿长江,一次下穿汉江,两次穿越湖泊,串联起武昌火车站和汉口火车站。
在中国中铁旗下中铁隧道局承建的江北段土建1标1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承担隧道掘进任务的是国产大直径泥水盾构机“江城先锋号”,由中国中铁旗下中铁工业研制,具有
2024-05-12
查看详情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我国首套全装配式地铁车站拼装装备在深圳成功运用 地铁车站施工技术迎来变革
(记者郭淼)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进行时》报道,15日,深圳地铁3号线四期工程坪西站顺利完成第5环构件拼装,标志着国内首套全装配式地铁车站拼装工艺及装备在深圳应用成功,地铁车站施工技术迎来变革。
装配式车站就是将车站主体结构划分为很多模块,在工厂进行预制,然后运到施工现场像“搭积木”一样进行车站施工。这项技术施工“利器”由中国中铁科工集团、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联合研制。
积木拼搭施工具有怎样的特点和优势?据中铁科工集团技术负责人介绍,装配式车站施工装备首次将整环型腔设计为顶、中、底3层模块化预制件,降低了单件构件重量,适应城市内部灵活运输;首创3个作业面阶梯分布、3
2022-06-15
查看详情
-
中证报:“穿山越海”显神通 中铁科工“大国重器”频上新掘爆机、盾构机、新型智能焊接机器人……一条条隧道穿山越海,一个个“大国重器”持续上新擦亮“国家名片”,中国中铁旗下的中铁科工集团在特种工程装备领域正乘风破浪、奋楫前行。 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进位于武汉的中铁科工,实地探访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大盾构机施工、世界首创的掘爆机试验以及焊接机器人作业演示,切身感受我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硬核实力。 地下“基建蛟龙” 当乘坐地铁畅行在城市地下或驾驶汽车自由穿越于山海之间的时候,人们有没有想过,这些长长的隧道是如何建成的?2024-05-20查看详情>>
-
学习强国:“凌”空“盾”地“入”海的大国重器——探访中铁科工高端装备制造基地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中铁时作出了“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工业现代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日前,记者随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走进新国企——向新而行 智造未来”采访团一行走进中铁高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科工”),实地感受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在数字化浪潮中的创2024-05-20查看详情>>
-
人民政协网:中铁科工不断交出装备制造成绩单人民政协网5月14日电 第八个中国品牌日到来之际,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走进新国企·向新而行 智造未来”活动走进中国中铁工业下属中铁科工集团。作为装备制造业的排头兵,中铁科工在“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的指引下,成绩单越发亮眼。 国产大直径泥水盾构机参建穿江工程 世界第二、国内最长的城市地铁环线,全长约59.9公里的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正在加快建设。据了解,该线路两次下穿长江,一次下穿汉江,两次穿越湖泊(沙湖、墨水湖)。 其中,凌吴村站~至国博中心南站区间,隧道全长3373.7米,距离地面最高51.2024-05-14查看详情>>
-
国资小新:走进新国企|践行“三个转变 ”—捕捉技术创新的智慧之光“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企业视察时作出“三个转变”重要指示,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年来,国有企业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排头兵,从制造到智造、从速度到质量,打通了一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绿色快车道”,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飞驰前行。 在“三个转变”重要指示提出十周年之际,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策划推出“走进新国企·向新而行2024-05-14查看详情>>
-
国资委:走进中国中铁:技术创新的生产实践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走进新国企——向新而行 智造未来”调研采访团走进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铁”)相关项目和生产基地,深入一线,揭示科技赋能下,技术创新的生产实践。 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是武汉首条地铁环线,分为武昌段和江北段。线路两次下穿长江,一次下穿汉江,两次穿越湖泊,串联起武昌火车站和汉口火车站。 在中国中铁旗下中铁隧道局承建的江北段土建1标1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承担隧道掘进任务的是国产大直径泥水盾构机“江城先锋号”,由中国中铁旗下中铁工业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这是武汉地铁建设史上首次采用国产大直径盾构下穿长江,是中国制造的有力实践。”该相2024-05-13查看详情>>
-
新华社:走进中国中铁:技术创新的生产实践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走进新国企——向新而行 智造未来”调研采访团走进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铁”)相关项目和生产基地,深入一线,揭示科技赋能下,技术创新的生产实践。 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是武汉首条地铁环线,分为武昌段和江北段。线路两次下穿长江,一次下穿汉江,两次穿越湖泊,串联起武昌火车站和汉口火车站。 在中国中铁旗下中铁隧道局承建的江北段土建1标1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承担隧道掘进任务的是国产大直径泥水盾构机“江城先锋号”,由中国中铁旗下中铁工业研制,具有2024-05-12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