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研制成功
11月28日,全球首台千吨级多模式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在珠肇高铁江机段JJZQ-8标“多模转换”完成首架,标志着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研制成功。
该台新设备在千吨级架桥机基础上配置了“增程器+动力电池”动力源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首次将新能源技术应用在架桥机上,设备燃油消耗节省40%。
“我们为架桥机安装上‘绿色心脏’,稳步推进了铁路建设搬运架全系列特种工程装备的智能化、绿色化。”中铁科工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方敏说。
据介绍,珠
2024-11-28
查看详情
新华社: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研制成功
11月28日,全球首台千吨级多模式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在珠肇高铁江机段JJZQ-8标完成首架,标志着由中国中铁工业旗下中铁科工研制的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研制成功。
该台新设备在千吨级架桥机基础上配置了“增程器+动力电池”动力源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首次将新能源技术应用在架桥机上,应用后设备燃油消耗可节省40%。
“这次我们为架桥机安装上一颗‘绿色心脏’,促进了铁路建设搬提运架全系列特种工程装备的智能化、绿色化,”中铁科工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方敏介绍。
珠肇高铁桥梁建设与
2024-11-29
查看详情
科技日报:全球首台,研制成功!
◎ 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段宏杰
11月28日,全球首台千吨级多模式新能源架桥机“应龙号”在珠肇高铁江机段JJZQ-8标完成首架任务,标志着由中国中铁工业旗下中铁科工研制的全球首台千吨级新能源架桥机研制成功。
该台新设备在千吨级架桥机基础上,配置“增程器+动力电池”动力源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首次将新能源技术应用在架桥机上,应用后设备燃油消耗可节省40%。
珠肇高铁桥梁建设与广湛铁路相邻,桥墩线间距小,存在不同的
2024-11-29
查看详情
新华社:走进中国中铁:技术创新的生产实践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走进新国企——向新而行 智造未来”调研采访团走进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铁”)相关项目和生产基地,深入一线,揭示科技赋能下,技术创新的生产实践。
武汉轨道交通12号线是武汉首条地铁环线,分为武昌段和江北段。线路两次下穿长江,一次下穿汉江,两次穿越湖泊,串联起武昌火车站和汉口火车站。
在中国中铁旗下中铁隧道局承建的江北段土建1标1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承担隧道掘进任务的是国产大直径泥水盾构机“江城先锋号”,由中国中铁旗下中铁工业研制,具有
2024-05-12
查看详情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我国首套全装配式地铁车站拼装装备在深圳成功运用 地铁车站施工技术迎来变革
(记者郭淼)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进行时》报道,15日,深圳地铁3号线四期工程坪西站顺利完成第5环构件拼装,标志着国内首套全装配式地铁车站拼装工艺及装备在深圳应用成功,地铁车站施工技术迎来变革。
装配式车站就是将车站主体结构划分为很多模块,在工厂进行预制,然后运到施工现场像“搭积木”一样进行车站施工。这项技术施工“利器”由中国中铁科工集团、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联合研制。
积木拼搭施工具有怎样的特点和优势?据中铁科工集团技术负责人介绍,装配式车站施工装备首次将整环型腔设计为顶、中、底3层模块化预制件,降低了单件构件重量,适应城市内部灵活运输;首创3个作业面阶梯分布、3
2022-06-15
查看详情
-
央视:桩梁一体架桥机……一起来看智能建造领域黑科技昨天(19日)国际智能建造展在京举办。我国智能建造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在展会上竞相亮相。 总台央视记者 古峻岭:我手里拿着的就是高铁铁轨下面铺设的轨枕的模型,在我身后这个沙盘所展示的,就是我国首条专门生产这种双块式轨枕的智能生产线。目前这条生产线已经完全实现了无人生产。由于智能化的引入,使产品不合格率从原来的3~5‰,已经降到了现在不足1‰,同时生产效率也翻了一倍。 这是世界首台桩梁一体架桥机,它的智能化体现在高集成度上,在传统的架桥工程中至少需要引孔、打桩、架梁和拼装桥墩等工序,费时又耗力。有了它可以将这些工序全部集成在一起,一次性完成。 安全头盔、防火毯以及防火手套,它们有一个2023-07-20查看详情>>
-
科技日报:《王英琳:研制“冠军”产品,铸造“国之重器”》科技记者吴纯新、通讯员段宏杰 她作为主要研发成员研制的架桥机被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她带领团队攻克了空轨核心技术……她就是2023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王英琳。 近年来,王英琳带领团队先后承担了十多项大型科研项目并将相关技术应用于国家重点工程,相关成果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14项。 “过去十余年,我和团队成员坚守初心,潜心深耕特种装备领域,为筑牢大国智造基石贡献了自己的力量。”6月16日王英琳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创新驱动解难题 “我感觉自己很幸运,能在刚入行时就接触到国家级项目。”王2023-06-19查看详情>>
-
经济日报:国内首台电驱千吨级箱梁轮胎式搬运机研制成功经济日报讯(记者齐慧)近日,由中铁工业旗下中铁科工集团研制的国内首台电驱1000吨级箱梁轮胎式搬运机,在中铁一局雄商高铁站前一标制梁场成功吊起1000吨级高铁梁片,标志着新型搬运机研制成功。 中铁科工集团项目研发负责人胡旭东介绍,此次研制的新型搬运机采用电驱动,和传统相比可节约燃油30%,实现了搬运机从液压驱动到电驱动的技术变革。其模块化设计,可实现吊装900吨级、1000吨级箱梁的快速切换,适用性强,设备更灵活、更低碳、更高效。 搬运机是大型铁路施工装备,主要用于梁场内箱梁的搬运。该新型搬运机将服务于雄商高铁建设,完成600余片箱梁的场内搬运任务,助力雄安新区低碳建造。2023-05-25查看详情>>
-
科技日报头版头条:“共工”造大桥 ——全球首台桩梁一体智能造桥机诞生记(科技日报记者 矫阳) 岭南春早,蓝天碧水白鹭飞。 在广东省陆丰梅陇镇,深(圳)汕(尾)高速公路扩改工程梅陇特大桥现场,“共工号”造桥正忙。 共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因治水与火神争斗,怒而触山。 在中铁科工集团人的眼里,“共工触山”的传说,象征着一种永不服输、敢于突破、一往无前的精神。秉持这种精神,他们研发出全球首台桩梁一体智能造桥机,并命名为“共工号”。 不久前,“共工号”被评为2022年度央企十大重器之一。 绿色扩建,“螺蛳壳里做道场” 梅陇特大桥施工现场,一边,高速公路川流不息;一边,自然湿地鸟鸣嘤嘤。长92米、重580余吨2023-03-27查看详情>>
-
湖北日报:交付!国内第一超水深跨海大桥用上鄂产起重“巨无霸”湖北日报讯(记者林晶、通讯员朱广、师迪、喻谷良)2月24日从在鄂企业中铁科工集团获悉,800吨海工起重船成功交付浙江交工集团,即将应用于国内第一超水深跨海大桥——东吾洋特大桥桥墩和梁片吊装工作。 东吾洋特大桥是宁(德)上(饶)高速重要控制性工程,全长2546.6米,最大水深达63米,水深为同类型桥梁水深世界之最。 据介绍,该桥梁片为钢混组合梁,长90米,宽12.75米,重530吨。为了更好的吊装梁片,中铁科工集团研制了800吨海工起重船。中铁科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船具有固定起吊、全回转起吊两种模式,最大起重量分别为800吨、650吨。船底为双层结构,可大幅减少2023-02-24查看详情>>
-
科技日报:广州“海心桥”荣获全球“杰出人行桥”入围奖科技日报讯(记者吴纯新、通讯员潘万齐)记者11月22日从中铁科工集团获悉,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IABSE)举办的2022年度IABSE全球项目与技术奖评选活动,日前在瑞士苏黎世落下帷幕,该集团参建的海心桥荣获全球“杰出人行桥”入围奖。 海心桥是广州首座珠江两岸人行桥,是世界上跨度最大、宽度最宽的曲梁斜拱人行桥,名字有海纳百川、海之心、海上丝路之意。 据介绍,该桥主拱拱跨198米,桥面最大宽度15米,桥形设计植根岭南文化,造型概念来自“琴鸣绢舞岭南花舟”,吸取粤曲水袖、广州水上花市、岭南古琴等具有岭南文化代表性意义的意象融入设计当中,将桥梁完美地融入广州中轴线步行系统。22022-11-23查看详情>>